即時新聞:
·美專家警告:美中貿易戰若升級 台灣逃無生路 (02:54)
·國際/IMF春季年會 美中貿易緊張成焦點 (12:24)
·北韓停核試 美日歡迎 川普叫好期待川金會 (10:28)
·核武有進展聚集拚經濟 金正恩宣布不再核試 (09:46)
·詐騙集團成員波蘭遣台 33人聲押獲准 (11:21)
·兩岸論壇時程磋商中 可能延5月中上旬 (11:53)
·遼寧號載機飛行西太遠訓 國軍監偵 日監測 (11:25)
·本報社評--難道是總統與閣揆玩兩面手法? (07:10)
·本報透視集--蘇貞昌算計,找陳菊助陣 (07:08)
·台股重挫191點半年線失守 週線收黑 (16:43)
康健233期/失智患者想善終,為什麼那麼難?
http://www.cdnews.com.tw 2018-04-03 00:29:19
【作者/張靜慧】
「我現在沒有什麼特別想求的了,只求爸爸能好死,」阿樸哭著對父親的主治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說,卻又對自己的想法充滿罪惡感。
阿樸獨力照顧失智父親多年,他已退化到不認得子女、親友,甚至忘了自己是誰。話也說得很少,幾乎無法下床活動,吞嚥有困難,常嗆到,變成吸入性肺炎。每次進出醫院,對阿樸來說都是煎熬。
爸爸之前曾表示,如果病重,不想插任何管子,並希望在家裡去世。但他只有口頭交代,並未寫下來或簽署DNR(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
可是兄姊卻認為,老爸又不是得癌症,為什麼要接受安寧療護?只要爸爸發燒,他們就立刻送醫,堅持要插鼻胃管,甚至氣管內管。
後來雖然病情有些改善,移除了氣管內管,但出院後身體卻更虛弱。即使雙眼半閉,爸爸的雙手仍不停扯著鼻胃管。
阿樸一直想說服兄姊,讓父親接受安寧療護,安詳善終,卻總是被責備不孝,被質疑這並不是爸爸本人的想法。她身心俱疲,總是在診間流淚。
「好死,英文直譯為good death,但對失智者來說,卻談何容易,」蔡佳芬說。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及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陳炳仁等人以2009~2013年健保數據研究,發現只有1.64%的失智者死亡前接受過安寧療護,其中一大半病人是因為同時得了癌症,才有機會接受安寧療護,免除使用氣管內插管、呼吸器等侵入性治療。「某種程度來說,罹癌是幸運的,讓他們有機會接受安寧療護,免除身心靈痛苦,」陳炳仁感慨。
他的另一項研究分析2002~2011年的台灣健保資料,發現失智病人在生命最後一年,接受管灌餵食、接受氣管內插管及呼吸器治療、洗腎、被心肺復甦術(CPR)急救的比率遠高於歐美國家,在亞洲也偏高,「尤其是管灌餵食,實在超高的,」陳炳仁加重語氣。
「我現在沒有什麼特別想求的了,只求爸爸能好死,」阿樸哭著對父親的主治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說,卻又對自己的想法充滿罪惡感。
阿樸獨力照顧失智父親多年,他已退化到不認得子女、親友,甚至忘了自己是誰。話也說得很少,幾乎無法下床活動,吞嚥有困難,常嗆到,變成吸入性肺炎。每次進出醫院,對阿樸來說都是煎熬。
爸爸之前曾表示,如果病重,不想插任何管子,並希望在家裡去世。但他只有口頭交代,並未寫下來或簽署DNR(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
可是兄姊卻認為,老爸又不是得癌症,為什麼要接受安寧療護?只要爸爸發燒,他們就立刻送醫,堅持要插鼻胃管,甚至氣管內管。
後來雖然病情有些改善,移除了氣管內管,但出院後身體卻更虛弱。即使雙眼半閉,爸爸的雙手仍不停扯著鼻胃管。
阿樸一直想說服兄姊,讓父親接受安寧療護,安詳善終,卻總是被責備不孝,被質疑這並不是爸爸本人的想法。她身心俱疲,總是在診間流淚。
「好死,英文直譯為good death,但對失智者來說,卻談何容易,」蔡佳芬說。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及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陳炳仁等人以2009~2013年健保數據研究,發現只有1.64%的失智者死亡前接受過安寧療護,其中一大半病人是因為同時得了癌症,才有機會接受安寧療護,免除使用氣管內插管、呼吸器等侵入性治療。「某種程度來說,罹癌是幸運的,讓他們有機會接受安寧療護,免除身心靈痛苦,」陳炳仁感慨。
他的另一項研究分析2002~2011年的台灣健保資料,發現失智病人在生命最後一年,接受管灌餵食、接受氣管內插管及呼吸器治療、洗腎、被心肺復甦術(CPR)急救的比率遠高於歐美國家,在亞洲也偏高,「尤其是管灌餵食,實在超高的,」陳炳仁加重語氣。
【中央網路報】
版權 © 2006 中央網路報 版權所有 用戶條款 隱私權聲明
地址:台北市104龍江路23號2樓 電話:886-2-27781628
E-mail:editor@cdnews.com.tw 傳真:886-2-27786855
法律顧問:志揚國際法律事務所
此網站支援IE5.5+或Firefox瀏灠器。
地址:台北市104龍江路23號2樓 電話:886-2-27781628
E-mail:editor@cdnews.com.tw 傳真:886-2-27786855
法律顧問:志揚國際法律事務所
此網站支援IE5.5+或Firefox瀏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