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本報社評--難道是總統與閣揆玩兩面手法? (07:10)
·本報透視集--蘇貞昌算計,找陳菊助陣 (07:08)
·台股重挫191點半年線失守 週線收黑 (16:43)
·貿易戰/美封殺中興通訊傷多大 台廠這樣看 (23:41)
·朝鮮風雲/南北韓層峰熱線開通 測話4分19秒 (18:40)
·貿易戰/美擬限制中企投資 陸:暴露霸權心態 (20:38)
·兩岸/中評分析:長嘆的蔡英文對賴清德不耐煩了 (22:33)
·選戰/侯友宜拜訪請益 馬英九鼓勵勝選 (22:21)
·選戰/國民黨徵召選屏東縣長 蘇清泉:為黨打拚 (22:21)
·兩岸/共機連三天繞島巡航 國軍監偵應處 (20:20)
兩岸/石佳音:十九大創新局 台方卻視而不見
http://www.cdnews.com.tw 2018-01-13 12:00:47
![]() |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遠望》雜誌總編石佳音(中評社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1月13日報導,石佳音表示,蔡英文在十九大前就先在10月10日重申她的四不原則;陸委會除了對大陸堅持一中表示遺憾,仍繼續單方面呼籲共同尋求兩岸互動新模式;立法院裡繼續上演政黨惡鬥;所有的公共政策議題還是處在擺爛狀態。台灣對中共此次大會唯一的迅速反應,就是在10月初注銷了十九大10位台灣黨代表中唯一在台土生土長的盧麗安(和她兒子)的台灣戶籍。在十九大後,蔡當局更加緊了打藍反統去中國化的舉措。11月28日,立法院通過廢止《蒙藏委員會組織法》,正式裁撤了台灣行政院裡最後一個象徵對大陸主權的機構;12月5日立法院通過了針對國民黨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12月12日立法院又通過《公民投票法》修正案,大幅降低了象徵主權在(台灣人)民的公投門檻;最後,12月19日清晨,調查局大動作拘提了新黨王炳忠、侯漢廷、林明正等人。
石佳音認為,台灣繼續在民進黨領導下,加速向著台獨目標前進。可是,新時代不會讓台灣置身事外,這其中也包含了台灣的未來。在這個新中國大陸的藍圖中,我們看到大陸將接續傳統,開創新局,促進統一,完成復興。
以文化自信接續傳統
石佳音說到,中國大陸要復興,就必須恢復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而最根本的自信,就是對自身民族的文化創造力的自信,也就是文化自信。我們必須首先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高明之處,體會到中國文化對於人類前途所能發揮的貢獻,然後就會對這樣的文化傳承感到高度的自豪與自信。有了這樣的文化自信,所有其他的自信才有堅實的基礎,中國人才能不卑不亢地面對世界其他民族,擔負起這個古老而偉大的民族對人類的使命。在這一方面,與台灣最近二十餘年的去中國化逆流相反,大陸正走在再中國化的正道,重新評估、接續中國傳統,建立文化自信。
他說,習近平不但重視文化自信,還將由此建立的文化認同視作民族認同與復興的心理基礎。他認為,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今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就是建立文化自信、接續優秀傳統、增強文化認同,進而促進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整套工程規劃。
石佳音指出,文化建設是價值理念及思想觀念的轉化工程,不像物質建設那樣可以以行政手段劍及履及、強力推行,更不能僅憑訓詞、運動來揠苗助長。但是只要大陸持續打造有利於文化復興的教育體制、學術風氣與社會氛圍,中國傳統文化本有的感人力量自然會逐漸發揮作用。對此,十九大報告第七段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並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只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新中國將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這樣的新中國,才是全世界中華民族引以為榮的偉大國家,也才有資格引領人類命運共同體走向未來。在這樣的趨勢下,台灣既然不可能完全擺脫來自原鄉的中國文化傳統,大陸對台灣社會的文化吸引力勢必將日益增加。
版權 © 2006 中央網路報 版權所有 用戶條款 隱私權聲明
地址:台北市104龍江路23號2樓 電話:886-2-27781628
E-mail:editor@cdnews.com.tw 傳真:886-2-27786855
法律顧問:志揚國際法律事務所
此網站支援IE5.5+或Firefox瀏灠器。
地址:台北市104龍江路23號2樓 電話:886-2-27781628
E-mail:editor@cdnews.com.tw 傳真:886-2-27786855
法律顧問:志揚國際法律事務所
此網站支援IE5.5+或Firefox瀏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