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日報社論--從兩韓看兩岸:和平得來不易更應珍惜

http://www.cdnews.com.tw 2014-03-02 07:03:00
中華日報二日社論--從兩韓看兩岸:和平得來不易更應珍惜 全文如下: 

 北韓日前朝日本海方向發射四枚飛彈,南韓方面研判此舉在抗議美韓聯合軍事演習。北韓此次發射飛彈之前不久,兩韓才剛舉行睽違六年多的高層會議,豈料眼看即將春暖花開的兩韓關係一夕之間又出現變局。兩韓關係的本質雖與兩岸關係不同,但仍可印證兩岸和平局勢得來不易,更加值得珍惜。

 二戰結束後根據雅爾達會議,朝鮮半島劃定為南北兩塊勢力範圍,一九四八年分別獨立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及大韓民國(南韓)。一九五○年兩韓戰爭爆發,一九五三年簽署停火協議,以北緯三十八度線劃分朝鮮半島為兩個國家。朝鮮半島南北兩國,都以統一為目標。

 兩岸關係產生的歷史背景,在於國共十年內戰導致一九四九年分裂分治。由於兩岸關係並非國與國關係,國際間並無雙重承認的事實,大陸當局仍以統一為目標,台灣方面目前兩岸政策主軸是「不統,不獨,不武」,台灣民意則以維持現狀為主流。

 冷戰時期,兩岸與兩韓均為軍事對峙狀態;冷戰結束後,兩岸與兩韓都試圖化解僵局。兩岸在一九九三年舉行歷史性的辜汪會談,兩韓則在二○○○年以領導人會晤寫下新頁。兩岸協商的參與者較為單純,僅為兩岸而已;兩韓協商則牽涉複雜的國際勢力角逐,例如「六方會談」即涉及美、日、俄、陸及兩韓,非兩韓協商即可拍板。

 兩岸恢復交流、建立制度化協商管道之後,兩岸關係並非一路順遂。一九九五、九六年中共對台試射飛彈,文攻武嚇直至陳水扁執政結束。期間台灣流傳「一九九五閏八月」之說,預言兩岸即將發生戰端;大陸學界則宣稱「兩岸必有一戰」,更有解放軍將領揚言「把台灣打得稀巴爛」。兩韓關係之變化亦相去不遠,在領導人會晤之後,二○○二年再度爆發軍事衝突,二○○九年之後兩韓交火、試射飛彈更為頻繁。

 兩岸之間與兩韓之間均存在極大的不對稱性。大陸無論土地面積與人口數均遠超過台灣,台灣人均所得雖領先大陸,但大陸改革開放之後急起直追。兩岸軍事力量亦存在落差,以今年國防預算而言,估計大陸超過八千億元人民幣,台灣僅三千多億元台幣。兩韓土地面積相埒,經濟實力落差甚大;軍力方面,南韓雖整軍經武,兼有美國駐軍協防,但北韓窮兵黷武且又發展核武,用兵策略難以捉摸。

 兩岸之間的綜合實力落差遠大於兩韓之間,「大」、「小」明顯,但綜合實力差距並非創造和平環境的阻礙。如孟子所云,與鄰國相處之道,「惟仁者能以大事小」,「惟智者能以小事大」;而「仁」與「智」並非止於自我感覺良好而已,尚須能獲對方認同,否則亦不能「與鄰國交有道」。若能與鄰國交有道,則和平庶幾不遠矣。兩岸雖非國與國關係,但雙方相處之道亦同。

 戰爭與經濟發展絕難同時存在,戰爭造成滿目瘡痍、家破人亡,留下創傷與仇恨,甚至埋下再啟戰爭伏筆。兩岸關係歷經波折終於步入和平路徑,免於籠罩在戰火隨時起燃的陰影之下。對照複雜的兩韓關係,兩岸更有發揮「仁」與「智」的空間,持續開拓和平的坦途。
【中央網路報】